豫都网 > 娱乐频道 > 电影 >

《比利•林恩》坐聊会: 李安一招鲜难以吃遍天

[摘要]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首部采用“3D+4K+120...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首部采用“3D+4K+120帧”格式的电影,虽然在票房上没有掀起如同《阿凡达》的高潮,但却无改于影评人和媒体对它的热情。一面是媒体的高度赞誉,一面是观众的平淡反应,这部电影真的如影评人所说是“安叔的境界美国人不懂”(针对该片之前在纽约电影节上映后收到的媒体差评),还是没有人敢挑战李安在华语电影圈的权威,自带玫瑰色的滤镜来欣赏他的电影。这事值得好好分析分析,所以影向标联合米熊开设了这个连续五天的直播坐聊会,邀请了10位影评人、自媒体人和业内从业者,从技术,影像,到剧本,我们多人多视角来聊聊这部电影。

  昨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笔名:大旗虎皮)和笔歌影视创始人黎宛冰开讲了第一个话题:“把技术放一放,先来聊聊故事本身”。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对话实录(为了方便阅读,部分文字在小编自认为不违背老师原意的情况下作了删减和合并):

  李安可能开启了一种新型“政治宣传片”模式

  黎宛冰:故事本身来说,我个人是略略有点失望的。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谈的不是战争,而是他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比如说他自己的家庭就有比较多的展示了。我也看了一下原小说,这部电影基本上是忠实于原小说的——在原小说里的这个家庭,父亲是失业以后中风,瘫痪了,家里也欠了很多债,差不多三四十万,根本不可能还得起。

  他的家庭已经沦落到贫困线上了——这一次川普的当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给他投票的,应该也包括林恩的家庭。他姐姐也说了,比利是这个家庭唯一一个比较像样的。(在小说中)比利自己也想象过,他从伊拉克回来后会是一个什么局面。他最好的局面就是去他姐夫的老板的公司,做一个油管工,拿最低标准薪资,每天累得要死,这就是他最好的出路。

  这个片子也很难用我们一般对类型片的分析,因为他本身也不是类型片,它是一个文艺片。你很难说它的冲突,高潮,反转,包括反差都在哪里,它几乎没有,本身是一个很温吞的故事——李老师你觉得呢?

  大旗虎皮:我也觉得可能是李安有意不想把很多问题讲清楚;或者说他即便有这个能力讲清楚,他也不愿意把很多事情说得太明白,这是李安一贯的做法。

  但是他过去的电影,他这样做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这部电影我有点接受不了:他向我介绍了一个人物,但是这个人物最后,像一个陌生人一样离开了。他没有告诉我,这个人物我关注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结尾的时候他要做什么,合理的动机也没有告诉我。所以整体上我对这个电影故事的部分,不是特别的满意。

  你说比利•林恩不是一部战争片我很同意,他主要的场景的确不是讲战争。但是如果要谈这个故事或者说谈这个人物,你是不能够离开战争本身来谈的。

  这部电影可能给出了很多信息,讲了很多主题,比如讲了爱,讲了美国社会文化,讲了人们对于战争英雄的态度,也讲了一个成长中的人——(因此)我能够理解很多观众觉得,这完全不是一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这就是讲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他的生命当中的一个片段,他可能不一定要有什么非常鲜明的立场——这些想法我认为都是很合理的。

  但是你也难以拒绝,或者说难以回避人们去结合伊拉克战争这个对于人物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来谈论或者思考这部电影。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如果说李安在这部电影当中,有什么非常原创的东西的话,或者说别人没有做过的,那就是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表达人和战争关系的电影方式,或者用我的话说——我可能开始不客气了,各位李安的粉丝们请你们尽快闪避——他创造了一种我所理解的新的政治宣传片。政治宣传片这种类型片一般是出现在表达与战争有关的电影里面,德国是最早创造和发明政治宣传片美学的国家之一,同时还包括苏联。这种政治宣传片往往要表达人和战争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的内容并不是主要想表达人、一个个体和一个国家或者说和军队之间的某种很单纯的关系,他往往是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讲人和战争的关系。

  我觉得美国电影好的地方在于,它不会用一种比较直觉的宣教方式,用一些符号化、或者说让人比较难以接受这样的方式来出现一个国家或者政党的化身,以期待人们接受这种身份的认同。美国电影往往不是用这样,它往往用个体的方式来带入。

  我觉得历史上有两种美国式表达人和战争关系的电影模式比较成功,一个是约翰•福特,他的西部片看上去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述方式:一个人在西部的世界当中,为了匡复正义可以杀死那些匪徒、驱逐印第安人、建立法律和秩序,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斯皮尔伯格式的,他在很多电影表达个人和战争的关系。但我觉得李安创造了一种他们两个都没有创造的方式,他完全把话题从个人和军队国家认同关系当中抽离出来,他讲的就是年轻人的经历;他是一个19岁少年,他的选择和判断并没有充满理性,也没有深刻的动机,同时也并不想让自己价值观,与战争,与军队的行为有什么认同,他只是经历了人生第一场爱情,经历了一些由于很偶然的原因成为一个英雄,回到了现实生活当中,然后经历这么一个片段——但是我觉得这恰恰是这部电影比较高明的地方。

  黎宛冰:我非常同意你刚才的观感。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也感觉我很难进入,虽然这部电影说的是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可是我根本没有办进入到比利•林恩的故事,就是说大多数时候你的眼光是被视觉分散了,被这种视觉的注意力分散了。

  而且林恩自己的故事,这里面差不多有三条主线:一个是谈卖出战事经历这个改编IP,一个是和拉拉队队员的一段艳遇,还有一段他姐姐要求他留下来,中间穿插着大量的战争的闪回场景,大致这三条线。

  这里面我感觉(主人公)跟其他人物的关系都没有有效建立——除了跟他姐姐这一段情感处理还比较到位。所以我就是说现在李安在这部片里面,可能更多的注重了这种奇观,而他把心思更少放在故事本身上。

  李安“太极拳”处理方式面对西方母题会显得太轻飘,缺乏主旨这次也成了大问题

  黎宛冰:这一次在剧本上我觉得还是有点弱的,可能跟他的长期合作伙伴沙姆斯缺席有点关系。沙姆斯在帮助李安处理西方母题上做的非常好,李安在面对重大议题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的显出一些轻飘——我这个话有可能会得罪一大批李安的粉丝。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可能看这个片的感觉不一样,跟自己的一向观影的趣味有关系。

  我记得麦基跟我说过,他说美国人是比较喜欢单线条的,简单粗暴逻辑,你得告诉我这个道理。李安其实在他所有电影里面都回避告诉你一个什么叫做正确,他没有正确他更回避对任何主流价值的,无论是疑问也好,质疑也好,他根本不评判,他只展示。

  《断背山》中的美国人,其实是赋予了某些东方审美或者东方情感方式的美国人,这个是很让人新鲜的。但是回到战争这么大的主题上,如果继续回避尖锐的质疑和提问,回避那些关于本质的思考,我觉得这可能是导致这一次美国观众对李安有点不认帐的最重大原因。你看无论是科波拉还是奥利弗•斯通,他们都是在政治上卷入很深的导演,是有点激进式的,奥利弗•斯通甚至会跑到日本去抗议美国政府。李安一旦处理重大议题上仍然要用打太极拳的方式,用外圆内方的方式,可能很难赢得西方观众的认同。

  但这恰恰是很多西方观众以前对我们的电影的一个认识,觉得我们的电影里面有太多的纠结和拧巴,但不提供一个解法,没有力量,没有这种正面的冲突的力量。

  包括林恩大兵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犹豫的、是一个迷离的、跟环境疏离的、很难融入、甚至羞涩内向的,他这个人物塑造没有显示出一定的力量感来。这种东方情感处理西方母题的方式,在小问题情感家庭婚姻没有问题的,会带有一定东方文化的神秘性、或者说带有一些文化上的距离感。但是一旦回到最直接的政治命题,我觉得这个回避就是不太应该的了,因为这里面必然包含要有主旨,这是美国人,我觉得美国人在所有的电影里面,他们习惯要放这个叫“主旨”的东西:甭管这个主旨是主流价值是反主流也好,是英雄也好,是反英雄也好,他们是喜欢有一个冲突在。这个冲突要强烈到足够能够冲击你,可是李安这一次的林恩,这一次非常绚烂的秀,但是在情感上是温吞的,是非常黏糊的,我觉得这个有点感觉像打在棉花上。

  大旗虎皮:李安的长处不见得在所有题材和风格当中都能够发挥出来,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李安的中庸思想在美国和欧洲这种比较强调“价值观”的美学表述中,会显得比较特殊。他不会给出一个直接有力判断,他会让东方人含蓄和暧昧的美感,在人物和故事结尾爆发出来。

  但是就这个片子我还是有一个想法,就是这部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点并不在于叙事本身,(并没有)一个人物经过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情节冲突,然后在影片结尾解决这种冲突。它更重要的一点是把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美国发动的战争这两种现实,通过一种结构并置起来,这是影片在结构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另外,我觉得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很多投入,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情感上的投入,而只是一种情绪性的投入。

  放弃拉拉队员和姐姐回到战场,比利•林恩的选择源于当下有毒的爱情观和原生家庭问题

  黎宛冰:说白了我觉得,他加入战争场面,其实更多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可以站的住的戏剧化冲突太少,如果再把战争去掉,彻底变得让人没有办法看了。

  在这个故事里面有几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故事点:一个就是关于这个IP的问题,林恩是非常需要这十万块钱的,从十万块钱变成五千多,有一点总比没有少,林恩的回答说我们在你这里没有得到被尊重,“没有比那有一点点好”。

  这里面我觉得他跟当下中国社会的情绪也是有关系的,说白了战争英雄其实跟网红差不多,你站在台上的时候有一刹那的光辉,过了这一刻你的商业价值就没有了,你的可消费性就没有了,所以对他们的建议就是说及时消费。

  所以我感觉对于军人来讲,最大的创伤后应急障碍,可能恰恰被遗忘,被忽略,以及被从社会中心话题中抽离。他们曾经一度站在聚光灯下,一度被疯狂的群众欢呼着,可是他们转瞬就被遗忘。我顺手查了一下数据,说美国有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军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万退役军人中有45%要申请残疾补助,有20%左右有PTSD抑郁症——我觉得这恰恰是这些军人更加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我比利•林恩他为什么选择回去,因为他不在可能继续这种烟花四射,在舞台上被所有人关注的生活。但是他19岁,还有什么更多的选择吗?除非去做一个油田工人,所以我觉得比利•林恩其实是没有选择的。因为消费消解了意义,你说军人们以命相搏为了什么,在片子里面林恩已经透露了他的疑惑,伊拉克人恨我们,老百姓说爱我们,但是记性比热带鱼还短,转瞬就忘了。

  第二个有意思的点,我觉得他跟拉拉队长的爱情戏,其实也没有发生任何的真正爱情联系,只不过是一个露水艳遇,电影里面说林恩是一个处男,但是小说里面的描写他已经破处了。小说里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他愿意放弃风险较大的选择而选择风险较小的。就是说在爱情面前他风险较小的选择是回战场,可是他有可能会丧命。这种拉拉队长对他的短暂的进入,是一种纪念碑似的,就像我们很多人的恋爱经历,实际上是一个集邮似的,死于战场这个纪念碑足够大了,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种爱情的失落。

  第三,我对这里面提到的“更高的价值”,有特别的异议,蘑菇队长跟他说的:甭管怎么着你要找到一个比你的个体更大一点的价值,以此解释他为什么要回战场。我觉得这个恰恰说的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这恰恰是李安最擅长的一个话题,就像他在《冰风暴》里展示的,说家庭都是由反物质构成的。林恩自己的家庭也同样是反物质的,这种昏暗的底层的家庭生活中,完全没有什么亮光,就生活在海洋里面,大家孤独地活着。所以他为了逃避这种孤独,宁愿选择回战场,至少在那不孤独,有战友,但是恰恰是戏里两次出现的“I love you”让我非常反感,我觉得李安像是给美国拍了一个征兵广告,说“来吧,来到集体的怀抱,在集体当中会实现价值,忘记孤独”,这一点我不能够接受。

  大旗虎皮:你刚才分析的跟这个女孩的关系,我也很有感触,爱情在电影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它也可以让价值完全不同两个人产生实质性的对话,比如美国30年代很多的喜剧片都是这样一种设置。但这个爱情确实是像你说的,留下来面对他的爱情是风险更大的。这跟我们现在宣扬的,寻找一种没有风险的又能够很享受的,很愉悦的,不用承担爱情风险的这样一种爱情观是完全一致的。这可能也与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如果说它害怕留下来女孩因为他不(再)是英雄而不接受他,所以他不能冒这个爱的风险,与零死亡的战争又是一种对应。美国的征兵广告,或者我们看过去看很多电影,会宣扬一种信心,就是美国拥有的武器,美国最先进的战略,按照美国政府的装备训练投入战争,我们的战争其实是零死亡的,但是我们却行使正义的事件,这种零风险的爱情和零死亡的战争,我觉得都是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比较成问题的一种宣传。李安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最后他居然选择了所谓零风险的战争,但事实上这个战争是充满了死亡的,他刚刚从死亡线上下来。我觉得他其实是没有选择的。他已经在战场上成为英雄之后,他就没有任何可能性再选择留下来了,李安并没有把这一点说的特别透,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悲剧性的或者说一个没有选择的人物。而恰恰是用了120帧的方式,对于主人公充满了深深的情感的认同之后,把它变成一个主观的选择,这就失去了影片那种分析的力量。

  黎宛冰:对,我很同意,李安的长处在于不判断,但是我觉得他的短处也一样在于他不判断,就看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题了。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不判断显示的是一种包容,但本质的命题上,我们不判断就会显示出一种圆滑。

  看完《比利•林恩》之后,我们推荐你回头看看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

  大旗虎皮:因为我比较对战争题材始终感兴趣,我觉得他在拍一场战争戏的时候,他可能会借鉴很多过去的美国非常优秀的战争电影,我觉得让我马上想到的是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这个电影的结构是这样的,它战争场面很短,把更大的一部分时间用来描写海军陆战队如何训练这些青年,把他们变成杀人机器,并且淘汰意志不坚定的美国大兵。但它那场战争戏是非常精彩的,揭示了美国发动的这场局部战争中非常本质的问题,比如说他们走错了路,他们想让绕小路回到监测点,领路人就被一个女孩打死,打死之后美国小队陷入矛盾当中。第一我们到底是为了维护友情以及不舍弃任何一个美国士兵的价值,冒险去营救,还是留在这里面处于安全的角度来观察情况,然后采取科学的战略战术,后来当然他们还是选择了营救,军队当中建立男性之间的友谊,这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人们可以为了这个友谊付出生命。

  还有美国战争的价值观,就是说不会放弃战场上任何一个生命,他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后来他们开始不断地进入到危险境地当中救他,第一个冲过去救他的人又成为制约他们的俘虏,这里面非常的焦灼。这跟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名义,比如说认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伊拉克战争当时由于布什政府对9.11采取的反恐战争一部分,他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联合国安理会,当时德国、法国、中国都是绝对要否决美国开战请求的,但是美国还是一意孤行,这是玷污国际法的一场战争。我想说的是这场戏表达了,参与战争的人并不真正的了解打仗那个地方的人是什么,那场戏他向一片废墟疯狂的扫射,他根本看不见他要打的人是谁,他也分不清。这个其实跟《黑鹰坠落》也有一点像。

  黎宛冰:对,我觉得就是说战争里面能够有所有的故事里面最根本的,无论是价值观也好,理念也好,人的生命与激情,所有的关于故事的本质因素都可以在战争片里面去体现。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态度鲜明的导演,比如说奥利弗•斯通,科波拉,马立克这样,他们显然在做这些片子时候,他不仅仅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更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在电影里面植入他们个人的思考,就像《野战排》《现代启示录》,是那种看完了以后让观众没有办法从那个电影的情境里面出来的电影。可是《比利•林恩》,我感觉非常的疏离,我就没有进去过,李安试图传达的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太熟稔了。我们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经验,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去面对这种话题的时候,我们让感受我们主宰我们的第一反应,我们的理性往往滞后,难以尖锐地去挑战一种观念。所以这个片子,李安传达了一种伤感,这事一种非常软绵绵的情绪,就像小夜曲和交响曲的差别,小夜曲是柔软的,但是在情绪和力量上是相对无力的。

  大旗虎皮:我刚才其实是想说李安的这场戏让我想到了《全金属外壳》那场戏,李安还是比较细致的设定了这一场,比如说确实也表现了美国军队那种压倒性武器上的优势,比如说枪的发射的逼真的程度。《全金属外壳》用一场战争就表达了美国越战本质,当士兵以正义的名义到了越南亚热带的地区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敌人是什么,而美国军队对越战之所以久战不决,他们在里面卷入越来越多的人和资源,和政治资本,所以没有办法撤军。《全金属外壳》那一场戏已经把越战表达很清楚了,伊拉克战争在某些方面也与这个有点关系,李安这场戏设计就是蘑菇冲出去了,他之后被打倒,这就必然得有人出去救他。他也冒着死亡的风险,最后他真正看清楚的敌人只有一个,这是完全没有人性的一个野兽般的异族分子。他这种战争戏还是设计得很精心,参照了一些很优秀的美国战争片的手法,但是就像你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理性的判断),库布里克在拍的时候他并没有批判,他是很理性地在分析

  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把美国民众表现得这样愚蠢。大众本身并不愚蠢,大众的愚蠢是因为大众经历着这样一种愚蠢的只能依靠流行音乐和橄榄球比赛所建构起来的日常生活。我觉得这里面如果说含有对于美国人的某种批评的话,我觉得这种批评是根本就不成立的。这里面可能有着李安对于美国流行文化的浅浅的批评,就是说对于没有参加战争的美国人来说,战争回来的英雄,对于他们来说就跟站在舞台上歌星,或者在足球当中踢球的球星效果是一样的,这其实是消解了战争本身的崇高,以及用生命风险赢得一个空虚正义代价的贬低。

  黎宛冰:我个人是觉得就是说像战争英雄这种光环是极其容易消退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娱乐性可供消费。如果他不转化为电影老板拍的大IP的话,他的光环会迅速消失。

  最后,我觉得咱俩能不能来预测一下,你觉得《比利•林恩中场战事》能拿奥斯卡奖吗?

  大旗虎皮:我觉得有可能会有一项提名,不过我不太想预测。前一段时间有一位政治学教授预测美国大选结果,他说这个结果都预测不了,我还怎么教你政治学常识,他预测希拉里会赢,结果他的政治课没有办法再给学生上了——我作为一个电影学教授,我是不能轻易的向大众作什么承诺……


  

  


《《比利•林恩》坐聊会: 李安一招鲜难以吃遍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movie/6580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