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5 07:42 我要投稿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文/木林)《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相当自我的一部电影,李安最自我的一部。
固执地尝试120帧/4K/3D,固执地拍着乔-阿尔文一个接一个的脸部大特写,不给你期待中炫酷绮丽的视效,跌宕起伏的剧情,连大场面都吝啬到几近于无。这样的电影,只会导致两种观感:看起来相当无聊,或者相当心累。
第一遍看120帧/4K/3D版,极度清晰和宛如慢放的不适感确实让我感觉到了那么一些些无聊。第二遍再看普通24帧/3D版,没有了悬空的不真实感,当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人物和情绪中时,突然觉得心好累。——《比利-林恩》不是那种嗨到飞起、阅后即忘的片儿,它让你不由自主地、必须思考。
李安与主创出席发布会思考战争的意义、选择的两难、成长的方式、人情冷暖吗?……最开始,我失望于这些老生常谈的命题。第二遍看,当从阿尔文的大脸上看到了时时冒出的、宛如安叔附体般标志性的友善而尴尬的笑而不语时,我瞬间理解了李安不止说过一次的话:“我选演员一定要选像我的。”李安一直在用电影的角色讲自己,他就是自己的角色。
“比利-林恩是以一个中年人的视角去观察、看待这场战争、这场中场战事。”这也是李安说过,但几乎很少被提及的话。这个中年人就是李安自己,隐藏在角色后、电影里,用中场和战场,说一说自我和社会。
“做电影的过程像打仗,面对观众像半场秀。” 人身处社会,大多数时候需要作秀。战场归来的比利-林恩,善意地伪装,满足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期待。拍电影的李安,善意地解释,满足观众对鸡汤的想象和期待。大多数时候,站在人们面前的他们,其实揣着隐秘的心事,洞悉的眼光、但只是和善地微笑。
“主宰我们的是民众,大家对这件事各自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无法解释。”这句比利的心声,翻译成安叔的心声,恐怕就是:“主宰我们的是观众,大家对电影各自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比利成了英雄,内心却依然有说不尽的纠结和迷茫。关于自我,关于人生。一直拍电影的李安,也一样。
战友或许能和你感同身受,亲人和红颜知己或许能给你关怀。但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你的全部。名誉、荣誉、赞美、光环,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因为人们忘性很大。人终究要面对的只有孤独。既然已经看透了这些?那么生活下去的意义还剩什么?——“你能做的,只有以超然的心态,履行自己该履行的职责。”这是“战场精神导师”蘑菇对比利说的话,也是宿命论者李安给自己、给观众的答案。
比利-林恩和老班长电影最后,比利-林恩选择和B班的战友们一起回到战场,在加长的悍马车上,战友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带我们离开这里,回到战场去,回到安全的地方去,回老窝去……”对比利-林恩们来说,战场才是他们纯粹的、安全的、踏实的、属于自我的地方。对李安来说,这个地方是电影。比利对着大脑虚幻出来的蘑菇坚定地说:“是的,我回来了,这不是选择,是命运。”打战是比利感受存在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拍电影是李安感受存在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拍了大半辈子电影的李安,或许也只想默默说一句,这都不是选择,是孤独而安全的宿命。
希望你们、我们,都找到内心那个踏实、安全的地方。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比利-林恩》:宿命论者李安内心的自我照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movie/65761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