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娱乐频道 > 电视 >

“零宣发”的《大秦帝国》如何窜上口碑榜的?

[摘要]《大秦帝国》海报 北京青年报讯 2月9日,《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大秦帝国》)在央视一套悄然开播。这部作品延续了前两部《裂变》和《纵横》的严肃史观和精良制作,在“零宣发”的情况下,愣是靠口碑刷上了热门话题榜。截至目前,豆瓣8.7的高分足见观...

《大秦帝国》海报


  北京青年报讯 2月9日,《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大秦帝国》)在央视一套悄然开播。这部作品延续了前两部《裂变》和《纵横》的严肃史观和精良制作,在“零宣发”的情况下,愣是靠口碑刷上了热门话题榜。截至目前,豆瓣8.7的高分足见观众对其品质的认可。

  剧组把全中国的影视基地都跑遍了

  《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第三部《崛起》的导演都是陕西籍导演丁黑,此前曾执导过电视剧《玉观音》、《平淡生活》和《长恨歌》等。制片人焦阳原来规划按原著设置连续拍摄五部作品,大概每两年拍摄一部。然而,从焦阳2005年最早接触原著至今已有12年,“大秦”仅仅拍完了3部。“大秦”每部作品投资都在亿元以上,但演员所占的成本并不高,钱都花在了服装和布景以及大场景的拍摄上。焦阳曾经提到“我们剧中的女主角一套戏服20万元以上那是必须的。盔甲的鞋子必须是皮的,分量够重,将军走路才会有步态,自然会好看”。

  “大秦”每部作品全剧有名有姓的人物角色近300个,剧组的常规工作人员400余人,最多的时候达到1200余人;拍摄第二部《纵横》时,从南到北转场了7个地方,仅装道具的巨型集装箱车皮就有16辆之多。丁黑回忆,“第一场战争戏是在内蒙古的红山军马场拍摄的;之后到涿州,利用那里的城墙、破败的民居拍摄了一些工程戏、战争戏;然后到象山和横店拍了大量的内景戏,还嫌不够用;又去了焦作用拍《东周列国志》遗留下来的景接着拍;还去了安吉,后来又回到涿州……剧组把中国的影视基地都跑遍了。”

  连拍七个月 被戏称“杀不了青”

  为此,“大秦”剧组收获了一个“永远无法杀青”的“恶名”,丁黑也拿这事调侃,“《纵横》和《崛起》连着拍了七个月,周期漫长,比较难熬,剧组的人也开玩笑感觉杀不了青了。特别是演芈原(屈原)的杨志刚,开拍的第一天有他的戏,两部作品最后杀青还有他的戏,‘拍不完的芈原,杀不青的杨志刚’,成了段子。”

  丁黑承认,“两部一起拍还是有局限,资源、成本、包括演员的创作热情都受到了影响,当时感觉能拍完就不错了。”他透露,《崛起》在播出时,删了“小十集的量”,要保证故事的完整,就必须删一些战争场面,“所以,有观众反映《崛起》的战争场面少,而且出现了不该有的‘五毛特效’。这确实有违我们的初衷,但也确实是无奈之举。”

  遭遇王学兵事件被迫换角 补戏花了14个月

  除了已经预见的困难,“大秦”还有不少意外之灾。《崛起》男二号白起的换角风波已经人所共知——《崛起》送审阶段,演白起的王学兵出了事,邢佳栋临危受命,在绿幕底下演独角戏,然后再通过后期抠像把他“补”进拍好的剧中。后来焦阳统计,“白起的戏加起来有239分钟——比两部电影都长;改戏、补戏花了14个月,比拍一部电视剧时间都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秦帝国》第二部、第三部的剧情和孙皓晖的原著已经基本没有关系。丁黑解释了其中原因,“小说的第二部、第三部完全是以苏秦和张仪的对立构建的。但其中有不少内容,可能不符合一部正剧的要求。这部戏在审核上,必须接受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到主流媒体平台的层层把关,因此得审慎。”(文/本报记者 祖薇)

  


《“零宣发”的《大秦帝国》如何窜上口碑榜的?》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tv/79125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