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娱乐频道 > 电视 >

《红军不怕远征难》青春祭奠青春 长征铭记长征

[摘要]搜狐娱乐讯 10月20日,北京卫视举办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研讨会。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以及来自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党史研究室...

  搜狐娱乐讯 10月20日,北京卫视举办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研讨会。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以及来自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党史研究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对这部纪录片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光明日报》驻北京记者站副站长董城,中新社北京分社社长陈建、微博政务运营总监徐丽华等专家也出席了会议,并对该纪录片给予高度评价。

  研讨会上,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说:“创作《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一个使命。整个团队在拍摄当中,祭拜了100多个烈士。他们用这种方式不断提醒自己在做什么,保持着对历史的崇敬和敬畏。像一个工匠打磨到最后一分钟,他们确实是尽心了。”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们和来自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小学的书记王兰,这部纪录片不仅得到了青年大学生们的青睐,还在小学生当中形成了收看热潮。同时,伴随10月17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播,同步在花椒直播平台进行的“BTV主持人陪你一起看长征”直播活动,连续三天由栗坤、梁植、谭江海做客直播平台和大家畅聊《红军不怕远征难》拍摄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共吸引60多万青年网友收看手机直播和电视播出,并引发热烈讨论。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这部重大题材纪录片的独特魅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说:“《红军不怕远征难》解决了世界电视发展创新中纪实和剧情无法融合的困境与瓶颈,开创了以纪录片的方法呈现剧情化设计的电视语汇。它符合全年龄段、全媒体的欣赏,在这部片子里:专家看抉择,精英看精神,百姓看情感,青年看震撼,孩子看故事,电视人看幕后,朋友圈看揭秘。这部片子一定会引领世界电视的一个创新史。”

  用一种青春祭奠另一种青春

  用一段长征铭记另一段长征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从10月17日起,每晚19:30黄金时间在北京卫视播出。节目播出后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重大题材看档案”,曾奉献过《伟大的抗美援朝》、《伟大的敌后抗战》、《伟大的贡献》、《西藏》、《解放——人民的选择》等一系列大型历史纪录片,从未让观众失望过的《档案》栏目,这次再度实现纪录片创作的突破创新,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表达方式。

  研讨会上,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评价说:“《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一部可信可看的党史纪录片。首先它第一个显著看点,是在实景的再现中演绎真实的长征。纪录片的公信力取决于它的真实度;第二个显著看点,是在档案的挖掘中整理完整的故事。档案是真实的,但往往又是零碎的。挖掘档案及档案背后的故事,是《档案》栏目的立栏之本,也是《档案》栏目拍摄大型党史纪录片的独特优势;第三个显著看点,是在国共的对比中凸显国军的腐败。红军长征的胜利,从表层看是军事的胜利,从根本上看则是政治的胜利;第四个显著看点,是在感性的体验中升华理性的精神,传承红色的基因。”

  一年前的10月17日,北京卫视《档案》团队《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举行了纪录片的启动仪式。整整一年时间,摄制组重新走过这条牵引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铭心的遗迹现场寻找当年的踪迹,记录今天的容貌。他们查阅档案,对话亲历者,寻找任何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资料,记录那些倾注血泪的长征故事。他们首创“双讲述人”的方式,在历史现场拍摄、在复现场景拍摄,只为将档案中的长征与心灵上的长征,原原本本地讲述出来。

  《档案》栏目总制片人、《红军不怕远征难》总制片人、总导演吕军介绍说;“由于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被纪录在真实的影像中,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80年以来的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是它山之石。《红军不怕远征难》以历史记载和亲历者回忆录为真实准绳,希望突破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选择符合史实,减少艺术加工和臆想的拍摄手法,再现拍摄尽量还原历史的影像。在‘美’与‘真实’的选择中,选择‘真实’。同时建立一个与长征历史相吻合的‘天地人’的视觉系统。”

  长征是红色东方的青春组歌。80年前,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86000多人,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他们是革命理想最年轻的捍卫者,也是红色政权最青春的建设者。

  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沿着他们当年走过的路,开始了另一次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组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从江西于都出发,他们途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区,翻越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两百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

  《档案》栏目主编、《红军不怕远征难》执行总导演、总撰稿吴志勇回顾整个过程时说:“我特别要感恩这次重走长征路,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和长征有关的地方,遇到的每一个和长征有关的人,听到的每一个和长征有关的故事,直到现在我都历历在目,它们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远远超过书本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在路上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想把感受尽快写成文字,传达给更多的人。”

  这群年轻的纪录片人,在将近一年的调研与拍摄中,重塑着80年前一群同龄人的故事。从未有一部描写长征的作品,以“青春”为焦点,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成为这部纪录片的绝对主人公,为总共九集长达540分钟的纪录片灌注进青春的理想、朝气、无畏和质朴。而“在路上”的创作方式也回归纪录片的原点,从原点出发,从初心开始,尝试用更加新锐和独特的电视语汇,展开这段青春的对话。

  正如《光明日报》驻北京记者站副站长董城所说:“第一,《红军不怕远征难》充分验证和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生动实践;第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三贴近’精品力作,创作和实践过程将新闻战线推向新的境界。作为新闻记者我认为它并不是一个文艺作品,而是一件新闻精品力作;第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主创团队,高扬长征精神,表率作用显而易见。采访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档案》折射出的这种情怀,这种境界,同样也是长征精神。”

  在档案深处还原真实历史

  在叙事之间解读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通过档案揭秘和影像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一种突破传统的“非虚构”创作。

  档案,是故事的灵魂。

  《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的采访,发掘出了100多份从未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史料档案。

  有一些档案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献,比如摄制组找到了1934年9月,也就是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里面刊登了张闻天的一篇社论,其用意是向敌人释放烟雾弹为转移争取时间,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

  有一些档案是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比如1934年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給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命令他们要作为后卫力量掩护全军过江。

  有一些档案是饱蘸情感的历史见证,比如19岁的红军战士石长阶在长征前夕写給父母,却没有寄出的四封家书。比如红军战士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购买青稞充饥,插在田地里的一块刻着借据的木牌。

  北京市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刘岳表示:“该片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节目形态和表达方式,在立意确立、素材挖掘、呈现手法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用‘心’诠释长征精神。二是新素材讲活老故事。三是创新手法贴近观众。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为这条‘红飘带’又增加了一抹传承的亮丽。长征虽已远去,但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新长征之路就在脚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激情燃烧的青春,不忘初心的梦想追求。”

  故事,是档案的延伸。

  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用叙事的方式还原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多个角度讲述长征的故事。

  这里有亲历者的角度。纪录片着重讲述了将近100位长征亲历者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浸透血泪。有些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比如彭德怀在部队穿越潘松大草地的时候,由于饥寒交迫,献出了自己一路骑乘的大黑骡子給战士们充饥,下达命令的他却不忍直视牲口的目光。有些是连名字都叫不全的普通战士,比如红五军团第37团的炊事班长“老刘”,由于跟随部队三过夹金山,不幸牺牲在山顶的严寒中,贴身手绢里还裹着他留下的党费。

  这里有敌对者的角度。比如通过蒋介石的多封电报和书信,读出了他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几次胜券自我、喜形于色,但事后又因国民党的“窝里斗”而导致计划落空,愤恨难平的心理。比如纪录片讲述了1931年国民党第二十六军起义的过程,刻画出同样一群二十出头的国民党年轻士兵,不满于国民党政权置抗日救国于不顾、坚持“剿共”的行为,愤然挺身揭竿而起,最终被收编为红军第五军团,在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里也有旁观者的角度。在长征的途中,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是工农红军的根据地。《红军不怕远征难》用鲜活的语调,讲述了一位位拥军爱国的老百姓。比如抢渡于都河时,江西老表刘次垣把自家老宅的门板系数拆除,給红军搭浮桥。比如10岁的湖南少年刘发育,在湘江边看到了顺流而下的战士尸体,如今已经93岁的他清楚记得当年給一名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喂水的场景。比如瑞金的谢桂生,半个世纪用生命保护一块红军烈士纪念塔的残片,让历史的丰碑得以在原地重建。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在互联网传播的环境下,什么才是好的传播?首先,一定要有新意,和别人不一样;第二,一定要以情为重,情感传播比理性传播更重要,能够给人一种温暖;第三,一定要有魅力,魅力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讲好故事。故事就是能够跟人接通的场景,它会形成一个场、一种氛围,让我们身临其境。《红军不怕远征难》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和震撼,就是因为它在这三个方面做了很好的营造,能够把人们带到一个情景当中,这就是它的成功之处。”

  《红军不怕远征难》用掷地有声的史料构建出轮廓立体、面目清晰的历史格局,又用饱含温度的笔触还原血肉丰满的人物,让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视角回归普通人,为平凡者树碑,用细节来说话,成为这部纪录片触动人心的关键。

  双讲述人展开时空对话

  虚拟技术重现真实场景

  从去年播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伟大的贡献》开始,复现场景下的情境式讲述,就成为《档案》构建全新纪录片语汇的重要标志。复现场景下的情境式讲述,将传统意义上的讲述人穿越成为“史中人”,让观众可以“亲历”历史发生的当时当刻,产生强烈的情感带入与视觉冲击。此次,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拍摄中,《档案》团队再次突破自我,完成了复现拍摄的巨大革新。

  一是设置双讲述人。熟悉《档案》节目的观众都知道,石凉和谭江海是节目的讲述人,但两人从未在一部片子中同时出现过,直到这部《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一次实现了“双讲述人”的突破。两个人各司其职,石凉担当复现场景中的讲述人,站位历史亲历者的角度,进行第一人称叙事。比如,“战士”石凉会出现在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的急行队伍中,一边奔向泸定桥,一边沿路讲述“急行军任务紧迫,来不及照顾伤员,只能把他扶到路边,等医疗队来救治,我们一刻不能停下脚步”。比如,在进入松潘大草地的时候,“战士”石凉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站在草原上,如同一群闯入另外一个世界的渺小生物……”,这样主观视角的表达,令观众对情感的接收感同身受,创造出心理层面上的真实通感。另一边,谭江海担任现实场景中的讲述人,站在从今天回溯历史的宏观视角,进行整体性叙事。

  《档案》栏目讲述人谭江海作为此次拍摄的亲历者表示:“本身我对长征题材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因为我姥爷就是一个老红军。很多人会问我,整个过程是不是特别辛苦,其实跟80年前的参与者相比谈不上辛苦,真正辛苦的是幕后的导演。但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九集纪录片,还有很多。我们想通过这个片子证明一下自己,传统媒体的制作能力还在,《档案》的创新能力还在。80年前的长征结束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长征才刚开始。”

  二是双时空融合推进。在以往的《档案》节目中,现实部分的讲述绝大多数都是在演播室里完成的,即便像《西藏》这样大量实景拍摄的纪录片,也仍然需要在演播室里完成结构梳理和细节阐释。但《红军不怕远征难》大胆采用了全实景拍摄的方法,舍弃演播室,在真实空间里完成“双时空”叙述,两名讲述人各自牵引一条时空线索,融合推进,又在故事情节中巧妙转化,自然过渡,相信在观看时能够让观众大呼过瘾。

  三是CG技术还原真实场景。如果你看过《阿凡达》、《速度与激情7》、《星际迷航》,或是最新上映的郭敬明新片《爵迹》,那你对CG技术一定不会陌生。先在真实场景中由演员完成真实表演,再通过CG技术增加一些现实无法呈现的虚拟场景和特效,这种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大成本的商业电影拍摄中,而《红军不怕远征难》将CG技术灵活运用在了电视荧屏上。

  摄制组的杀青戏是在夹金山上完成的,石凉、谭江海和数百名群众演员在山上复现拍摄了中央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经过。而后期CG技术的应用,则逼真还原出鹰击长空、飞雪连天的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在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拍摄中,一切CG技术的运用都是基于“复原”而非“夸大”的原则,所有元素的添加都取材自当事人的口述历史或日记记载,让所有虚拟技术都在为真实服务。

  正如《档案》栏目主编、《红军不怕远征难》制片人、执行导演刘晓彤所说:“在我们整个摄制组开始的时候,总制片人吕军说过两个标准,第一个是绝不妥协,第二个是真实。从我们前期采访到后期拍摄,我想我们所有团队人每个导演都是严格按照这两个标准完成的。”

  远征、热血、转战、星火、奇兵、飞渡、冰锋、绝地、铁流,北京卫视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以这九个词提炼概括出两万五千里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用跨越14个省市自治区的深入调研,用延续一年时间的实地拍摄,用150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用540分钟的极致影像,讲述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伟大征途。

  漫漫长征路上,那些青春的臂膀最终扛起了新中国的未来,也就是我们的今天。同样的青葱岁月,同样的豆蔻年华,青春有浪漫清新的色彩,如生活在现今的我们;青春也有枪林弹雨的险途,如生活在80年前的他们。不同的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所交换的东西,是红色政权的火种,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是民族解放的希望,是当家作主的未来,这让他们的青春不再平凡。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梅所说:“我十年前跟着老红军后代,走了于都河,到了湘江,看到田园诗一样的景象,无法想象当年曾发生在这里的血雨腥风。我父亲说过在草地上,凄风冷雨中大家只能团在地上过夜,没有地方可去,一不小心人就陷到湿地泥底消失了。队伍落的很长,没有目标,也不需要目标,因为尸体的方向就是你前进的方向。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队伍?哪怕尸体就是前进的方向,这依然是一支拖不跨打不烂的队伍。这背后的力量,有我们民族血脉中的精神,这个精神不能散掉。感谢《红军不怕远征难》剧组传承了我们的精神!”

  长征已经胜利80年,但行军的脚步声依然铿锵回响。在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一〇〇〇年》一书中,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共同将中国的长征、火药的发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选为一千年间影响人类历史的百件大事。但长征又与火药和帝国不同,它不为战争而生,也不为扩张而生,它为信仰而生。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留给世界的精神财富,它超越了对自然的征服,超越了战争的胜负,甚至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让人类感受到信仰的巨大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录片,也是致敬青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致敬信仰的纪录片。信仰清晰,道路才能坚定;信仰清晰,革命才能成功;信仰清晰,青春才能无悔北京卫视大型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10月17日-21日19:30在北京卫视播出,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与80年前的那群年轻人一起踏上征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青春祭奠青春 长征铭记长征》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tv/6605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