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9 19:15 我要投稿
古琴在很长时间以来,被神秘地束之高阁,远远隔绝于寻常百姓家。甚至有一部分声音说:古琴是属于小众、属于高端的,太多人的接触只能是对这一古老文明的打扰和侵犯。然而,她却宣称:“古琴就是门器乐,可以弹《流水》,也可以弹《小星星》,不需要仰望或者敬畏,大人和孩童都可以学”。
提出上述观点的人,是中国古琴金陵琴派传人、广陵琴派第十三代传人、上海菩意琴馆馆主王露贇。日前,记者在位于上海普陀区的菩意琴馆里,采访到了这位特立独行的古琴艺术家。
据了解,王露贇自幼学习古筝、琵琶,后专研古琴,师承梅曰强嫡传弟子、金陵“琴痴”丁尔顺先生。她曾先后创办过“菩意琴舍”、“菩意琴馆”等古琴培训机构,现为独立音乐人、古琴教育家。由她首创的“古琴艺术——活泼教学方法”为中国古琴艺术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家印象中的古琴琴人,多是穿件道袍,或者一脸深沉,然后谈一堆所谓的‘虚静’或者高深的‘天人合一’……让人感觉古琴这门艺术很有距离感,我不太支持。”在王露贇看来,古琴就是门器乐,可以弹《流水》,也可以弹《小星星》。“在现代社会,弹琴只当是随意愉悦平常心,倘若我的音乐让听者平静欢喜,我就很开心,不需要仰望或者敬畏。”
谈及古琴的传承,王露贇表示:“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古琴像是个偏门,知之者甚少,而学习者更少。尽管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懂古琴的人多了,学古琴的人也多了,但是成年人居多。”王露贇希望古琴能够走进中小学,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古琴传承中。
然而,相比较钢琴、古筝等乐器,古琴演奏难度相对较大,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上手”?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王露贇认为,首先要在古琴演奏技巧方面下工夫。基本功扎实是学好古琴最基本也是最低的要求。其次是了解琴曲的背景和相关故事,深刻地理解琴曲的意境。之后再是追求人琴合一,表现古琴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境界。“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是提高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古琴传入王露贇:希望古琴能够走进中小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music/82439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