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1 15:1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来源/《好莱坞报道者》 编译/菜头)俄罗斯老牌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最新作品《战争天堂》阴郁而极具野心,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爱与失去之歌,将镜头对准了两个被爱情和天堂地幻象折磨的人。不过,扎实的表演和出色的摄影没能掩盖剧本的散漫无章,影片的情绪介于幸福和绝望之间,恐怕会让大多数观众不知所措。
很可惜,威尼斯主竞赛单元没有技术类的奖项,否则伟大的俄罗斯摄影师亚历山大-西莫诺夫应该不会空手而归,在导演上一部作品《邮差的白夜》中,他就奉献过精彩的技艺。本片的摄影结合了35毫米和16毫米的胶片(在威尼斯是用数字格式放映的),精美的明暗对比让人印象深刻,4比3的黑白画面和考究的打光,让人想起黄金时代的单色摄影。画面的风格非常符合占据影片绝大多数篇幅的1942年至1944年间的岁月,近乎四方的镜头成功凸显了战争年代对人性的禁锢,以及罪恶的集中营地狱般的逼仄空间。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禁锢”就成了影片反复出现的主题。俄罗斯贵妇奥尔加因为收留一对犹太孩子,被投入了被占领的法国的监狱。第二天,警官朱尔斯对她进行了礼貌的审问,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毫不掩饰自己对面前的美丽、性情刚烈的女囚犯的爱慕。
看到机会的奥尔加回应了朱尔斯的示好,然而,在两人密会前不久,朱尔斯死在了抵抗运动战士的手中。奥尔加被送到了一间集中营,这里的纳粹军官克劳斯性格凶残。然而,命运的转机再次出现:奥尔加的旧情人、纳粹赫尔姆发现了集中营资金操作的猫腻,这对重燃爱火的青旅意识到纳粹的末日不远了,计划逃往位于遥远的巴拉圭的德国殖民地……
在影片中,朱尔斯、奥尔加与赫尔姆三个角色各自面对镜头,好像在回答一个不知身份的采访者的问题。此人的身份直到片尾字幕才公布,不过当朱尔斯忽然死亡后,观众也能明白,影片中的几个受访者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种设计给人的感觉未免刻意,拉远了人物和观众的距离,让他们的情感和处境显得无关痛痒,也影响了叙事的节奏和流畅度。导演对于花哨的叙事技巧追求过度,让影片的诚意打了折扣。
此外,在几个片段中,影片用他人配音的方式替代了演员本人的声音,这种粗糙的做法令人不解。不过,演员的表现堪称出色:赫尔姆的扮演者克里斯蒂安-克劳斯成功诠释了在善恶之间挣扎的内心,而奥尔加的扮演者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则将人物的智慧、痛苦和绝望的牺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外媒评《战争天堂》:野心大过诚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movie/59190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