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9 08:2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来源/《每日银幕》 编译/菜头)3D作者电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不过维姆-文德斯这部改编自御用编剧彼得-汉德克剧本的新作,可谓是开创了知识分子式矫揉造作的新境界。导演五年前那部向舞蹈大师皮娜-鲍什致敬的《皮娜》,以及他的德国同胞赫尔佐格的史前艺术纪录片《忘梦洞》都曾证明,被与商业大片划上等号的3D,也可以在艺术电影界发光发亮。不过,这部以乏味的对话形式讲述一个女人爱情生活的《阿兰胡埃斯》,则与以上两部口碑之作相去甚远。
2012年曾在法国、德国等地上演的舞台剧,被文德斯原封不动地进行了改编,唯一增加的是一个后现代感的画外音模式,观众可脑补一位作家坐在打字机前,讲起他那间可遥望巴黎美景的乡村别墅的花园发生的故事。
影片的主要“情节”是发生在一对不知姓名的中年男女之间的一场对话,两人在盛夏时节坐在乡村花园,被柴藤和玫瑰包围。刚开始,观众对两人的身份一无所知,而直到影片结束,也还是一头雾水。他们曾是恋人吗?还是夫妇,或是兄妹?我们能知道的是,在开始这场对话之前,两人形成了一个约定:男人会问女人一些问题,而女人则必须按照某些规定来回答问题——其中之一是她不能仅仅回答“是”或“否”。
看得出来,两位演员已经很努力地想把台词念得跟电影更加沾边一点了。女人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性启蒙和初夜的经历,但两人之间气氛的互动程度,似乎还不比不上他们身边风吹树叶产生的动静。
女人又接着讲述自己为数不少的性伴侣,讲着讲着就出现了夹杂着女权和厌男意味的表达。而另一边厢,男人开始以哲学植物学家的视角评论起乌鸦、苹果和醋栗树丛这些有的没的。跟对白同样漫无目的的,是影片的结构,唯一让观众看出其中蛛丝马迹的,是女主角换了两次衣服,表示故事其实是三段式。
在这段毫无意义的对话期间,影片时而回到打字机前的作家视角,他时不时会从打字机上抬起头,“看着”窗外花园里的两位主人公,仿佛在寻找继续创作的灵感。思绪卡主的时候,他就会起来放张唱片,然后影片就穿越到了澳大利亚著名音乐人Nick Cave本尊友情献唱献演的情节。
在这无聊又做作的一个半小时内,其实还是能看到一点点诗意和真情流露的。不过对于不懂法语的观众来说,要跟上字幕的节奏实在是有点困难,而且女主角知识分子式的情色告白实在是让人打不起精神。就连3D也出了岔子:在花园的那个场景,始终有一圈模糊的叶状物干扰观众的视线。
《外媒评《阿兰胡埃斯》:很无聊,很做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ule.yuduxx.com/movie/58476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